欢迎访问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官方网站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协会动态 > 市场动态 > > 详情

经营性项目审批又告急刹车 楼市的第二次地震?

来源: 日期:2004-02-10 09:12:02

经营性项目审批又告急刹车 楼市的第二次地震?

作者:姚文争 2004年2月6日

1月9日,北京市国土房管局、北京市发改委、北京市建委、北京市规委四大管理部门联合下发了《关于经营性项目暂停受理审批的通知》,对土地出让办法进行控制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这一“急刹车”式的举动将会在121号文、18号文后再度使业界风声水起,只是由于被元旦、春节的气氛冲淡,又加细则尚未出台,业界的反应才能保持暂时平静。

受政策的影响,去年以来,地产界几番动荡。

最先是121号文,新政策在7个方面对流入地产的资金进行了限制,有3条规定对开发商予以较大限制,文件一公布就引起业内外哗然。

紧接着,在一片反对声中出台的18号文让开发商似乎看到了一线“光明”,欢天喜地之余恨不得举国同庆,然而事实是各大银行严格执行紧缩政策,收紧了放贷口子。

正当各开发商忙于四处寻求融资渠道时,1月9日,本市四大管理部门联合下发了《关于经营性项目暂停受理审批的通知》,对土地出让办法进行控制,公示、招投标的拿地方式将成为主流。

土地成本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,无论开发商还是买房人,对于土地市场的任何动向都会非常敏感。虽然由于两节临近,而且细则尚未出台,市场并未出现多大的波澜,但记者从采访中已明显感觉,多数人已表现得异常谨言慎行。在这种形势下,究竟房地产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革?

三环内可能不再审批新住宅项目

据市国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新近出台的暂停通知,实质是为下一步推出的土地交易实施细则作准备。由于目前的土地供应量远远超出资源和需求的承受能力,在接下来的细则中,土地交易将采取政府调控,向市场化转变,虽然短期内不能完全采用招、投标方式,但公示化方式势在必行。

同时,细则规定在三环内,除危改等少数项目外,政府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住宅项目。如果这一措施得到严格贯彻,三环内不少濒临绝境的中高端项目无疑将解套,三环内的房价将有所抬升,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强制性的结构调整拉开了序幕。

开发商面临重新洗牌“对外埠开发商而言,市场化土地交易方式虽然抬高了进京门槛,但相比之下,新政策也给有实力的开发商新的投资机会。”万科副总经理周昆说。他表示,外埠开发商一贯从市场上拿地,其成本大多高于私下协议出让的土地,在不公平竞争的环境中,外埠开发商的压力较大。他认为,拿地方式的市场化将使所有开发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有实力的开发商才能立足,这将吸引更多外埠实力派企业进京淘金。

业界普遍认为,新的土地政策将打压一部分本地开发商,原先本地开发企业可以通过“关系”获得开发土地的方式遭到堵绝,大部分没有作好囤积准备的开发商有可能被市场抛弃。那么,房地产行业重新洗牌的时代真的来临了。

房价短期不会上涨不管楼市如何变迁,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买房会否受到影响?市场权威人士指出,优剩劣汰后,能在市场上存活下来打拼的房地产企业,其操盘能力和产品开发必有过人之处,这样反而保证了老百姓能得到优质的房子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大多数从招、投标渠道获得的土地成本偏高,如在上海有的开发商拿到的土地,成本已超过周边房屋的售价,为此,有不少人担心土地成本的攀升,势必导致房价水涨船高。中原物业总经理李文杰认为,地价不是房价的决定因素,房价更多取决于区域市场的供求关系。如果土地成本上涨50%,房价未必会同比上扬,从另一角度看,真正挤压的却是开发商的利润空间。而由于目前市场供应量大,短期内土地政策不会对房价造成太大的影响。

对于低收入者,政府也将从多方面帮助解决住房问题,2003年大力开发经济适用房已经表明了政府的态度。

此外,深圳实行土地全面招投标方式已经多年,上海也从去年开始实施公开化,从两地的实际操作情况看,土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状况并未达到,仍有部分土地进行地下交易。况且据透露,北京即将出台的细则对划拨土地等方面仍留有缺口。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段时期内,北京土地市场协议出让方式与招、投标将同时并存,土地新政对市场产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。

  (来源:精品购物指南)

热点新闻
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本网站从行业工作角度出发,所载信息部分来自相关媒体,版权属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妥,请告知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协会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17号富海国际港1506 | 邮编:100081 | 传真:(010)66562319 | 京ICP备06025283号-1